TEL::0898-88889999

网站公告:

诚信为本:市场永远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。

主营项目

  • 粤电力A:华泰证券、国泰海通证券等多家机构于9月1日调研我司
  • 建发致新: 募集资金具体运用情况内容摘要
  • 恩捷股份:募投项目江苏睿捷动力汽车锂电池铝塑膜产业化项目终止
  • 上海浦东实现非主营、许可经营范围登记零跑动、优记载、自主选
  • 中材节能9月2日获融资买入80620万元融资余额154亿元
  • 太安堂:公司正全面剥离公司非主营业务项目回归聚焦中医药主业

主营项目三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主营项目 > 主营项目三

穿越低谷这些眼科公司抢滩上岸

发布时间:2025-09-05 08:05:09 点击量:

  

穿越低谷这些眼科公司抢滩上岸

  眼科医疗服务的A股代表公司,为爱尔眼科、华厦眼科、普瑞眼科、何氏眼科。2025年8月底,这四家企业陆续发布半年报,整体交出了一份相对稳健的业绩答卷。

  从营收表现看,龙头爱尔眼科继续保持领先优势,以115亿元的体量领跑;华厦眼科、紧随其后,营收突破21亿元;普瑞眼科位列第三,营收过14亿元;何氏眼科的营收规模相对较小,仅过5亿元。

  由此数据可见,民营眼科服务市场呈现“1绝对龙头+X其余玩家”的竞争格局。

  在经历了新冠疫情、消费疲软等挑战后,上半年,这几家公司营收重回稳健上升轨道,经营韧性凸显。

  这和中国有全球最多的眼病患者息息相关。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已超6亿人,屈光加白内障患者人数超7亿人。

  眼科疾病分为致盲类眼病和非致盲类眼病。致盲类疾病主要包括白内障、青光眼、眼底相关疾病等;非致盲类眼科疾病主要包括屈光不正(近视、远视、散光、老花等)、干眼症等。

  据Frost&Sullivan测算,2024年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达2231亿元,同比增长11.05%,其中民营机构市场份额占比42%,规模突破937亿元。

  屈光不正和白内障是最大眼病群体,也是眼科医疗服务的核心业务。2024年,屈光手术与白内障手术合计占整体市场的47%,前者市场规模达730亿元,后者超339亿元。

  艾瑞调研结果显示,消费者家庭年度总消费中,超六成消费者在包含医疗和非医疗在内的眼健康消费支出比例低于3%,可见消费者在眼健康领域的消费还有较大的释放空间。

  艾瑞分析师认为,2023年中国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约34964元/人,预估人均消费总额中涵盖医疗与非医疗的眼健康消费支出约能达到1202.76元,未来随着消费者眼健康关注度的提升与消费意识的增强,居民的眼健康消费需求将会进一步得到释放,眼健康消费支出也会进一步提升。

  《2024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》显示,2023 年,中国眼科门急诊人次增至1.57亿人次;眼科专科医院的执业医师(包括助理)、护士人数分别提升至 2.47 万人和 4.01 万人,眼科门急诊量及眼科执业医生数量稳步攀升。

  西南证券测算预计,2025年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达到2521.5亿元,2020年-2025年复合增长率16.0%,市场持续扩容确定性高。

  在此背景下,民营眼科加速扩张步伐,构建广阔的服务网络,显然能捕捉到大量需求。

  眼科龙头企业爱尔眼科(300015.SZ)披露2025半年报显示,实现营业收入115.07亿元,同比增长9.12%;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0.51亿元,同比增长0.05%;基本每股收益0.22元。

  报告期内,公司实现门诊量924.83万人次,同比增长16.47%;手术量87.9万例,同比增长7.63%。

  爱尔眼科三大主营业务屈光项目、视光服务项目、白内障业务分别同比增长11.14%、14.73%、2.64%。

  截至6月30日,爱尔眼科在境内的医院达355家,门诊部240家。财报显示,爱尔眼科在境外布局 169家眼科中心及诊所,逐渐形成覆盖全球的医疗服务网络。

  公开资料显示,截至2024年末,爱尔眼科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增至621家,相较上一年度新增149家,其中超90家是收购而来;2025年上半年收购三家公司,合计确认商誉约1.23亿元。

  其中的风险是,如果并购的标的资产经营状况未达预期,爱尔眼科的经营稳定性或将受到不小影响。爱尔眼科想要消解潜在风险,需要将规模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。

  华厦眼科(301267.SZ)披露的中报显示,2025年上半年,实现营业收入21.39亿元,同比增长4.31%;归母净利润达2.82亿元,同比增长6.20%。

  华厦眼科表示,2025年上半年,公司核心竞争力与行业趋势基本一致。期间,公司继续推进眼科医疗服务的连锁布局,进一步加强了其在全国的市场地位。

  从细分业务看,其屈光项目收入同比增长13.75%,至7.89亿元,眼视光综合项目增长3.42%,至5.14亿元。两项合计贡献约六成营收,对公司整体增长起到了支撑作用。这不仅反映了市场对高品质眼科服务的持续需求,也折射出青少年近视防控与觉改善市场的双重拉动。

  公开资料显示,华厦眼科是一家全国连锁眼科医院集团,公司主营眼科医疗服务,主要向眼科疾病患者提供各种眼科疾病的诊断、治疗等眼科医疗服务,同时还从事为社会大众提供眼疾、近视预防干预等工作。

  截至上半年末,华厦眼科在全国49个城市开设64家眼科专科医院,以及67家视光中心,辐射华东、华中、华南、西南、华北等广大地区。

  普瑞眼科(301239.SZ)发布2025年半年报显示,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.59亿元,同比增长2.74%;实现净利润1466.75万元,同比下降66.12%;基本每股收益0.0985元;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0.70%。

  公司在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提到,整体需求增长放缓和行业竞争加剧对其营业收入增速造成了压力,特别是在白内障项目上,受国家集中采购政策影响,营业收入面临挑战。

  普瑞眼科表示,公司业务规模正处于加速扩张阶段,公司近三年有17家医疗机构陆续开诊,为公司未来业绩持续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。但同时,新建医院在运营初期,需要经历三至五年的培育过程,期间承担运营所必要的成本和费用在短期内对公司业绩产生冲击,导致整个集团利润存在大幅波动的现象。

  何氏眼科(301103.SZ)发布2025年半年报显示,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5.60亿元,同比下降4.22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32.46万元,同比增长84.19%;扣非后净利润3724.17万元,同比增长52.91%。

  公司表示,净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成本控制优化及运营效率提升。公司不进行利润分配及公积金转增股本。

  该公司指出,面对行业竞争加剧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方面影响,何氏眼科狠抓医疗服务“提质增效”,通过优化供应链、缩减销售、管理费用等方式,显著降低运营成本,同时持续优化业务结构,加大对高毛利的屈光业务与视光业务的投入和发展,盈利能力显著提升。

  何氏眼科于2024年底启动了视光全国项目,旨在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。半年报显示,2025年上半年新增签约加盟商23家,累计已签约53家。实现了在多省市的广泛布局。